新闻中心
聚势赋能 合作共赢
行业动态
“两会”上数据中心的那些事
近年来,在政策的红利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数字经济重要支撑的数据中心也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在“东数西算”“碳中和”等相应政策下,数据中心如何合理布局、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已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刚刚闭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上,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去看看,各地方政策、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对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提出了哪些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张云泉:鼓励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升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近年来在不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陆续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均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张云泉表示,目前上云企业累计超过380万家,超过70%的企业使用了多个云,存储在云上的数据量超过传统数据中心,上云用数赋智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和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上云过程中还面临着数据流动和数据存储上的一些问题。
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张云泉指出,一是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落后,数据难以流动;二是数据存储存在安全风险;三是数据存储效率低,无法满足低碳发展。
为此,张云泉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鼓励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升级。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的相关规划中,鼓励建设统一的数据存储资源池,完善云平台和数据存储的互联互通标准。
二是加快数据存储硅进磁退的替代节奏。制定国外机械硬盘存储设备的国产闪存产品替代工作方案和时间表,并将其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计划。
三是加大对新型存储架构的科研创新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将新型存储架构创新作为重点支出事项和战略投入重点,设立专项资金,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市场应用有机结合。打造一批以新型存储架构应用为代表的示范区、示范基地,通过政策支持加速相关技术产品产业化和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杨杰:优化数据中心碳排放政策,不断提升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两会”期间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数据中心碳排放管理和政策优化等方面的应对之策。
杨杰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总量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也不可避免的随之上升,“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级政府对数据中心的能耗均采取比较严格的限制,这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数据中心在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全社会节能降碳方面的重要作用。”杨杰指出。
“我国现有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未充分体现数据中心的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对其能耗与碳排放水平的衡量不够全面、科学。”杨杰认为,一方面,评价体系未充分考虑数据中心承载的经济价值。与其他产业不同,数据中心所消耗的能源,不仅为自身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为运行其上的各行业数字化应用贡献了大量经济价值,具有“传导溢出效应”。
另一方面,评价体系未考虑数据中心带来的减碳效益。数据中心通过集中性满足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可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特别是钢铁、石化等高能耗产业的节能降碳,产生“阶乘降耗效应”。
除了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外,杨杰认为管控政策也亟待优化。一方面,部分地区对数据中心建设的限制过严;另一方面,部分碳排放管控指标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基于能耗总量、电能利用效率(PUE)、直接税收与产值贡献等多重考量,严控数据中心建设总量。
杨杰建议,建立更加科学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合理衡量数据中心拉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能源产出率和赋能全产业体系碳减排贡献,加快数据中心项目能耗单列进程,有序推进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考核,不断提升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刘以勤:以市场为主导,以产业链为抓手,助力“东数西算”高质量发展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表示,“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一年来,已逐步构建了“算、存、运”一体化的算力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刘以勤指出。
在刘以勤看来,如何加大对已有数据中心的整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是“东数西算”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目前,全国31个省级区域已建立数据中心,一些地区已经具备了较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产业基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机柜上架率仅为10%至20%左右。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县区和城市不顾实际需求,强行上马或者同时建设多个数据中心,造成资源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刘以勤强调。
刘以勤建议加强政府监管,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东数西算”工程的范围、优化布局。与此同时,刘以勤指出,实现“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应当以市场为主导,以产业链为抓手,通过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掌控,抢占算力领域制高点,降低算力能耗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苗伟:算力产业发展要兼顾高效和节能减排
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苗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算力资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议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开展资源统筹协作与分级纳管,同时加快推动网络自智能力建设。考虑到数据中心建设和算力提升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还要在发展中兼顾高效和节能减排。
采访中,苗伟对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布局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快推动网络自智能力建设;
二是针对东西部不均衡的云资源节点、各区域云资源节点、各公司内部分散的云资源节点,逐步开展资源统筹协作与分级纳管,实现各级算力并网;
三是应对不同规模数据、不同时延要求的业务场景,借助算网协同与调度,提供端到端灵活、可控的算力资源供给,从而更好地服务好东西部云容灾备份应用场景,为数据实时、定期备份等提供基础算网能力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钟瑛:推进“东数西算” 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表示,“东数西算”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一项超大规模的新基建,通过数据要素的跨区域融通,将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钟瑛认为,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形成数据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全国性要素市场,有助于在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钟瑛建议,构建算力资源分级分类调度管理机制,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启动算力需求测算和规划编制,以及面向“十四五”和未来更长一段时期的国土算力资源配置规划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黄泽元: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做大算力规模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在“东数西算”工程的背景下,按照甘肃枢纽节点规划,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到“十五五”末,将新增2.5KW标准机架80万个,其中到“十四五”末,新增2.5KW标准机架约30万个。
对算力产业在庆阳能切实落地,黄泽元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快算力资源跨域调度和数据要素流通研究,为枢纽节点建设提供顶层指导;
二是从国家层面推动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共同加快庆阳与东部城市、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直连链路建设,打造高可靠、低时延、高通量的网络通道,为“东部数据”向庆阳流动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跨域输出提供可靠的网络基础,推动“东数西算”场景真正在庆阳落地;
三是从国家层面推动支持庆阳数据中心集群与东部、中部地区的“结对子”合作,尤其是甘肃省与河南省、庆阳市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郑州、苏州、南京等区域的合作,共同开展算力跨域调度、城市算力网以及产业合作,落地一批“东数西算”标杆性项目,助力庆阳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此外,黄泽元还表示,要加快建设中能建、秦淮数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绿色数据中心,2025年新增2.5KW标准机架30万个,2030年累计新增80万个,做大算力规模。
全国人大代表刘继国:农业数字化改造,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继国表示,要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另外通过加快实施农业机械 " 优机优补 "、加大高端农业机械科技研发投入等,助力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继国建议: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该中心可统筹接入目前各省、市农机运行、管理数据,实现与全国农机数据中心数据交互、资源共享与协同。
全国政协委员罗卫东:鼓励东部算力导向西部,解决需求、资源不平衡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浙大城市学院院长罗卫东在两会期间表示,“数字经济时代,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能源禀赋,能够给东部的算力需求提供帮助,也可以把这些优势转变为自身的经济好处。”
罗卫东指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达,又在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化的赋能和治理,需要很多的计算。而计算的运行及冷却,需要丰富的能源和清凉的环境,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就有这方面的优势。东部地区可以通过购买算力,包括服务器、存储器的委托服务等,能很好地实现双赢。“希望国家有更好的政策,鼓励东部算力导向到西部,从而解决需求和资源相对不平衡和零碎的现状。”罗卫东建议。